首页 资讯 正文

浙江南浔双林:“灵动教育”多方开展 点亮成长之路

体育正文 241 0

浙江南浔双林:“灵动教育”多方开展 点亮成长之路

浙江南浔双林:“灵动教育”多方开展 点亮成长之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zhūgāoxiáng)

6月24日晚,湖州小(xiǎo)梅港体育公园内吸引了(le)不少(bùshǎo)来此锻炼、散步的市民,这座投入一年多的文化地标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截至2024年底,湖州市(húzhōushì)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6平方米,连续5年位列浙江省第一。

当然,蝉联多年全省第一,更要归功于湖州打造“10分钟健身圈”,建立了大量“家门口”的(de)社区健身设施。今年5月(yuè)1日,《湖州市城乡社区健身设施管理(guǎnlǐ)规定(guīdìng)》正式施行。而这部立法起源,是去年(qùnián)4月起湖州聚焦民生的全媒体监督《看见》栏目,在市民“啄木鸟”式的帮助寻找下,与 “铁将军把门”、长期失管失修等社区健身设施共性问题长达6个(gè)月的死磕。

市民、政府(zhèngfǔ)、媒体等在内的(de)多方合力,是3年前(niánqián)湖州市委书记陈浩抛给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zhōngxīn)“是否可以做一档监督报道为主的日常电视栏目”这道难题的答案。这也是,彼时湖州市委系统性(xìtǒngxìng)谋划“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下称:“主题实践”),想要看到的结果。

三年来,“政企恳谈会(kěntánhuì)”、“政府阳光热线”等“主题实践”实招,让小火苗渐成燎原之势。“百坦”的湖州上下行动起来(qǐlái),干部(gànbù)、企业家、群众,各个层面(céngmiàn)的人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共同见证和推动了一座城市的有机更新,并赋予“人生只合住湖州”当代意义。

湖州西山漾。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zhūgāoxiáng) 摄

6月18日,一个寻常的周三下午,微风吹拂,湖州市行政(xíngzhèng)中心的办公楼内,几十位(jǐshíwèi)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参与的政企恳谈会正在进行。

政府官员开门见山,企业家们也不藏着掖着。按照(ànzhào)既定顺序,7位企业家围绕“助力青年入乡,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畅谈各自发展(fāzhǎn)遇到的问题,比如(bǐrú)政策支持、项目培育、人气聚引(jùyǐn)等等。一系列问题抛出,多部门一把手现场回应,并允诺会后商讨推进。这种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轮流主持的政企恳谈会已经雷打不动地进行了(le)三年。

时间回到2022年,当时(dāngshí)湖州市委提出,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时代价值凸显出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湖州的自然生态之美(zhīměi)、经济发展之美、开放自信之美、地方人文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民生幸福之美,真正做到各美(gèměi)其美、美美与共(gòng)。

于是包括区县、部门、镇街、企业(qǐyè)、干部、群众在内的各个(gègè)主体被全部动员起来,形成6条“赛道”及相应的闭环管理机制,并设立实干(shígàn)争先主题实践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shìzhǎng)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简称:市看见办),从顶层设计上和日常推进中提供动力。

主题实践启动后,湖州亮出三大品牌和抓手,以全媒体《看见》栏目(lánmù)推进(tuījìn)“闻风而动、事不(bù)过夜”,以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推进“闻风而动、政企同心(tóngxīn)”,以12345政府阳光热线推进“闻风而动、接诉即办”。

每天早上,南太湖新区(xīnqū)凤凰街道徐阿姨总会来到(láidào)社区(shèqū)小公园健身,各种器材维护一新,完全没有破损废弃的样子,而这离不开《看见》的报道。湖州人喜欢“看见”,正如(zhèngrú)徐阿姨所言“看新闻看出了追剧的感觉”。

湖州市南太湖(nántàihú)新区凤凰街道的社区体育设施。潮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朱高祥 摄

早(zǎo)在栏目上线之初,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就提出要求:所有(suǒyǒu)的批评报道,20点播出,21点相关(xiāngguān)部门必须研究如何整改,事不过夜。三年下来,每次曝光问题,都会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举一反三(jǔyīfǎnsān),思考“我这里有没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实现“一地曝光、全域整改”。

比如,《废弃(fèiqì)线杆矗立街头,谁来“拔刺(bácì)”?》这(zhè)期报道,反映的是湖州中心城区(chéngqū)存在多个废弃线杆,不仅(bùjǐn)影响市容市貌,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经报道后,问题(wèntí)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像消防安全、电梯隐患、环境污染等一批问题,都在《看见》介入后,政府部门以“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事不过夜”的作风立即进行了整改。

现在,《看见》栏目已播出近700期,推动曝光(bàoguāng)问题解决率达90%以上;政企恳谈会举办了136期,推动出台了“人才新政5.0”等70余项助企纾困政策,累计为(wèi)企业减负690.7亿元;12345政府阳光热线也(yě)在三年内接听(jiētīng)560余万来电,全市3天办结率由2023年初的(de)不到60%上升到当前的95%以上。

湖州市城市投资(tóuzī)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接诉(jiēsù)即办中心。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12345政府阳光热线(rèxiàn)也不再只是传话筒(huàtǒng),部分反映问题的真实性由(yóu)热线系统记录初核,再由《看见》栏目实地查访,真正做到“线索成像”。政企恳谈会则成为反馈(fǎnkuì)与回应的交汇点,实现“问题-建议-落实”的全流程链条。

热线是连接百姓的线,《看见》是照亮生活的灯,恳谈会是推动发展的手。这三年,他们共同编织(biānzhī)出(chū)了一张高效、温暖又专业的城市(chéngshì)治理网。

“没有(yǒu)当年(nián)那场恳谈会,园区内不少企业或许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时至今日,湖州新天地产业园总经理施迎梅依然对自己在2022年7月份(yuèfèn)参加的一场政企恳谈会记忆犹新。

当时那场恳谈会(kěntánhuì)的(de)主题是(shì)针对企业的金融服务,施迎梅在会上提出了园区内小企业的融资(róngzī)困难等问题(wèntí),参会的主管部门随即就给出了相应的回应与记录。可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多家银行就来到了园区与小企业对接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贷款融资,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5月28日的一场政企(zhèngqǐ)恳谈会。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在湖州,政企恳谈(tán)不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而是一次次心平气和、双向沟通的“头脑风暴”。会上,政府讲政策、企业提建议、部门(bùmén)谈措施,部分“共性(gòngxìng)问题”还能形成“改革建议”,推送到政策制定(zhìdìng)流程中。

在恳谈会上,企业家们(men)踊跃发言,没有嘘寒问暖的客套话,直接讲问题(wèntí)讲建议;而部门负责人也积极回应企业家的问题和建议。从(cóng)一个(yígè)企业的诉求,到一项政策的优化,政企恳谈已成为制度化的“企业问题挖掘器”。

记者了解到,自(zì)湖州召开(zhàokāi)周三恳谈会以来,推动全市(quánshì)经济总体稳中向好,来湖客商增长3倍,市场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新增上市公司1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7000多家,评选优质企业实干(shígàn)争先“贡献者”125家。

每周三“亲清(qīnqīng)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的(de)后半篇文章就是一个闭环——“2天内交办、2周内办理(bànlǐ)回复、100%回访追效”的机制闭环解决每一个问题。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一次(yīcì)恳谈会后说:“一趟趟亲清直通车,给企业通堵点、解急难,一项项实打实(shídǎshí)的举措支持,给企业增信心、添动力,让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2024年,湖州市(húzhōushì)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21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增速(zēngsù)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经济(jīngjì)增长、产业结构优化、重大项目推进(tuījìn)以及企业活力增强等方面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湖州市传媒中心深度报道部主任路平也感觉(gǎnjué)到了湖州上下的(de)转变。

“一个报道催生了一部地方性法规(guī)规,是让我们最为欣慰的(de)最有成就感的。”路平还说,三年下来,发现政府人员的工作作风发生了转变(zhuǎnbiàn),从不太配合到愿意讲,和媒体的关系从对立转变成协作。

“每到一处采访,政府工作人员都会主动认领责任,但(dàn)也造成了‘幸福的烦恼’。”路平说,采访虽然会比较顺利,节目矛盾冲突却减少了,观赏性下降。“我们从来不会因此懊恼(àonǎo),这些问题反而是栏目成功(chénggōng)的体现,表明党员干部作风改善和(hé)问题解决成效显著。”

在看见办的办公室内,《看见》栏目、周三亲清直通车(zhítōngchē)·政企恳谈会(huì)以及(yǐjí)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进程都会更新在展示板上,满意率的变化时刻提醒着办公室的所有人。

从《看见》栏目的曝光台,到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的会议室,政府(zhèngfǔ)学会“坐下来听”,企业也更愿意(yuànyì)“站起来说”,一场治理理念的蝶变(diébiàn),正在悄然发生。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bǎigězhēngliú)。

湖州(húzhōu)的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已经走过三个年头,所有人都(dōu)在这里看见了更广阔的美丽中国。面向未来,湖州片刻不停,正奔向新的征程。

“如果说以前的(de)政企恳谈会(kěntánhuì),政府更多关注参会保障、会中发言、会后进展,下一步,政企恳谈会更加注重去往基层与小微企业,将政企恳谈会搬到乡镇搬到工厂,解决更多小微企业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殷杰告诉记者,另外在落实(luòshí)闭环的过程中,还增加了三个月(yuè)再做(zuò)一次回访的程序,保证问题解决落到实处。

有(yǒu)政府工作人员直言,湖州主题实践能一步一个脚印延续下来,首先是(shì)市委领导的(de)重视,其次是成效驱动,这套机制已经开始很好地驱动城市的各方面发展。

在理想城市的蓝图里(lǐ),政府与社会顺畅沟通(gōutōng),政府直面问题,党员干部与企业家、普通群众彼此扶持,一同看见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这些,正在(zhèngzài)湖州发生。

正如问题在阳光下才能生长(shēngzhǎng)出解决的(de)土壤,城市治理的温度,也就藏在了那些“被看见、被听见、被回应”的细节里。

为了让“闭环”更加完善,《看见》栏目被规划(guīhuà)多个子版块(bǎnkuài),《看见·现场》直击问题,《看见·行动》聚焦问题曝光后(hòu)的整改行动,《看见·追踪》查探(chátàn)整改行动的实现,《看见·问政》更追问问题解决的长期机制。

截图自“南太湖(nántàihú)号”APP

《看见·问政》栏目(lánmù)将政府工作置于公众监督(jiāndū)之下,是对治理效能的深刻叩问——解决问题永远比解释问题更重要,长效机制(zhǎngxiàojīzhì)永远比突击整改更有效(yǒuxiào)。“曝光过的问题,有可能会反弹。我们希望通过问政,倒逼他们构建一些长效机制。”路平说。

湖州市12345政府阳光热线中心副(fù)主任胡斌告诉记者,三年(sānnián)来,市12345热线积极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zhìlǐ)(zhìlǐ)方方面面,以群众诉求的高质量办理驱动各行各业完善源头治理、主动治理,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胡斌说,下(xià)一步还将进一步(jìnyíbù)迭代完善“接诉即办”各项工作体系,以“小问题”解决“大民生”,加强社情民意收集分析研判机制,以“点”带“面”,聚焦从解决“一件事”到“一类(yīlèi)事”转变,不断增强(zēngqiáng)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年来,湖州的这些机制不仅塑造了一个城市(chéngshì)治理的逻辑闭环,也(yě)勾画出一个“共同体(gòngtóngtǐ)”的理想图景(tújǐng)。媒体的笔与镜头、政府的制度与担当、群众的声音与热情,在不断地融合、碰撞与共鸣中,共同绘出“看得见”的未来。

那么,三年之后,如何继续“看见(kànjiàn)”美丽湖州?

答案或许是:不(bù)停止提问,不放弃回应,不舍得彼此。不管是媒体记者、热线接听员,还是政企恳谈会的(de)参与企业,他们都是湖州(húzhōu)这座城市的“瞭望者”。

浙江南浔双林:“灵动教育”多方开展 点亮成长之路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